Saturday, June 3, 2017

逢人就分享自己的非凡經驗?冷場機會高!

編譯/寶拉的心理實驗場

       美劇《宅男行不行》的忠實觀眾,想必記得有一集,Howard去國際太空站找太空人玩,體驗什麼叫做無重力狀態,返家後,急著分享他的非凡經驗。
       可是,他回家發現朋友都窩在客廳,比賽誰吃比較多塊披薩,他大喊:「我從太空回來了!」朋友瞄了他一眼,隨即把注意力放回披薩上。
       這一集描述沒有半個人好好聆聽Howard的太空經驗,他們反而比較想聊日常話題。
       這種事情屢見不鮮。我們試圖用非凡的故事來吸引聽眾,卻沒發現聽眾早已注意力渙散,這時候還不如切換成大家有共鳴的話題。

* * * * * *
       有一項心理學實驗徵求哈佛大學生進行測試,受測者4人一組。4位受測者先看一段影片,接著進行5分鐘討論,其中3位受測者觀賞「普通」的影片(例如低成本動畫短片),1位受測者觀賞「特別」的影片(例如網路上瘋傳的神奇魔術)。
       這項實驗有一個關鍵的步驟,那就是在實驗開始之前,先邀請受測者預測未來:觀賞「普通」的影片和「特別」的影片,哪一個會讓他們比較開心?實驗結束後,再來對照受測者的預測和實際結果。
       受測者想必會認為,觀賞「特別」的影片會比較開心,但事實上,他們反而沒那麼開心,因為看完電影跟其他人討論時,他們會插不上話。
       享受非凡經驗的當下,肯定很美好,可是,一旦非凡經驗結束了,我們就要回歸日常生活,非凡經驗還會讓我們跟其他人格格不入,鬱鬱寡歡。

為什麼大家不想聽我們的非凡經驗呢?
       有可能是出於嫉妒(OS:「我都沒去過跳島,聽你說這些,心裡只會更苦」),不過這麼想也太憤世嫉俗了吧,畢竟人有時候對於特殊經驗還是挺好奇的。
       問題是,我們在轉述自己的非凡經驗時,口才可能沒那麼好,無法100%轉述經驗的美好。我曾經在咖啡廳聽到一對男女的對話,男士剛度假回來。

「你之前去猶加敦半島啊?」女士問。
「真的很好玩。」他一邊靠著椅子娓娓道來。「我們去洞窟潛水,裡面一片漆黑。」
「聽起來很刺激。」
男士繼續說著:「你進入洞穴,不僅要承受浮力,還要小心自己的動作,免得破壞洞穴的結構。」

       女士的表情閃過一絲困惑,接下來幾分鐘,好奇已經變成了厭倦,她只能靠著啜飲咖啡來保持清醒。由此可見,聽眾在缺乏背景資訊之下,很容易感到困惑。

* * * * * *

       這並不是說,從此不應該提起自己的特殊經驗。如果聽眾缺乏背景資訊,就會不知道我們在說什麼。試著回想你和別人的對話,你會發現以一般話題為主的對話,反而出奇的熱絡,以特殊經驗為主的對話,反而出奇的冷場。
       一張在外太空的自拍照,可能在FB或IG獲得很多讚,卻不一定是好的聊天主題。
       聊天,要靠大家一起來完成,最好找大家都有共鳴的題材,否則你有嘴講到沒口水,也只是在自言自語。


資料來源:Psychology Today

No comments:

Post a Comment

【牌卡測驗】2021年月亮要給我什麼提醒呢?

    文/日日好日         今天要跟大家介紹《月相神諭卡》,我很少收藏中文翻譯的牌卡,一來擔心翻譯不到位,二來在意紙質和印刷,但這副牌卡倒令我相當滿意呢!我拿到這副牌的時候,正值西曆新年,剛好來抽我自己的2021年運勢,同時確認我手邊的新計畫,抽出來的結果出奇地對應,更...